CRH5動車組轉向架仿真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

2013-09-04 15:19 來源:電子信息網 作者:洛小辰

動車組轉向架結構的復雜性,使得傳統(tǒng)的培訓模式已不能滿足檢修人員短時間內快速掌握檢修技能的要求。針對CRH5動車組轉向架的結構特點和功能,采用虛擬現實、多媒體和仿真技術,設計實現了動車組轉向架虛擬仿真系統(tǒng),可以清晰地表達轉向架的技術信息、結構特點、安裝順序以及工藝要求等。詳細介紹了該系統(tǒng)設計實現的關鍵技術和方法。實際應用表明,該系統(tǒng)不僅為動車組轉向架的維護和人員培訓提供了一個可視化的多媒體信息平臺,也為其他場合的交流提供了直觀的溝通方式。

轉向架是高速動車組的核心部件之一,對車輛的運行平穩(wěn)性及安全性影響很大,在列車運營中需要對轉向架進行日常及周期性的檢修與維護,以確保列車行駛安全。CRH5動車組是目前我國列車運營的主要車型,承載著大量的旅客運輸任務。隨著運輸量的增加,轉向架的維護檢修工作量及檢修人員的培訓需求也隨之增加。由于轉向架結構復雜,依靠傳統(tǒng)方法很難在短時間內讓檢修人員快速掌握檢修技能,同時在檢修維護過程中也需要相應的技術手段來幫助隨時查看技術資料。

對檢修維護人員培訓的傳統(tǒng)方法多采用幻燈片、掛圖授課和師徒傳授等方式,被培訓者難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對轉向架的結構特征形成感觀認識,掌握復雜的裝配關系,而且成本高、效率低。近年來廣泛應用的計算機虛擬現實技術[1]能夠支持一種新的培訓模式,可以改變傳統(tǒng)培訓模式缺乏直觀的信息呈現手段的狀況,創(chuàng)建逼真形象的產品裝配仿真環(huán)境,使被培訓者在虛擬環(huán)境中以交互方式了解產品的結構和裝配過程,這有助于快速理解和認知產品,既提高了培訓效率,也降低了成本。筆者在分析CRH5動車組轉向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的基礎上,綜合利用虛擬現實、多媒體和仿真技術的優(yōu)勢,設計實現了動車組轉向架虛擬仿真[2]系統(tǒng),它可以全方位地形象呈現轉向架的技術信息、結構特點、裝配順序以及工藝要求。在這個可視化的多媒體信息平臺上,可以更高效地進行動車組轉向架的人員培訓,支持檢修維護工作中的技術資料動態(tài)查詢,還可以為相關人員在其他場合的交流提供直觀的溝通方式。本文將從系統(tǒng)結構及功能、設計工具和關鍵技術等幾個方面詳細介紹虛擬仿真系統(tǒng)的設計實現。

1 轉向架結構特點及功能

CRH5動車組采用動力分布式設計,其CW250型轉向架包括動力轉向架和非動力轉向架。每列8節(jié)車編組, 5節(jié)動車、3節(jié)拖車,最高運營時速為250 km/h。動力轉向架和非動力轉向架的主要區(qū)別為:

動力轉向架:(1)有1根動力軸和1根非動力軸;(2)動力軸上裝有2個制動軸盤和1組齒輪箱;(3)非動力軸上裝有3個制動軸盤。

非動力轉向架:(1)有2根非動力軸;(2)非動力軸上各裝有3個制動軸盤。

轉向架主要由構架、輪對、牽引裝置、傳動裝置、一系懸掛、二系懸掛、制動裝置、輔助裝置、管路布置等組成。其中:牽引裝置采用“Z”字形雙牽引,傳遞牽引力和制動力;傳動裝置由齒輪箱、萬向軸、安全裝置和體懸式電機組成;一系懸掛采用雙拉桿軸箱定位方式;二系懸掛主要由枕梁、空氣彈簧、抗側滾扭桿、橫向減振器、垂向減振器、抗蛇行減振器等組成;制動裝置采用軸盤制動方式;輔助裝置包括輪緣潤滑和撒砂等裝置,輪緣潤滑用于改善輪軌之間的潤滑性能,撒砂裝置用于增大輪軌之間的摩擦力。

2 系統(tǒng)結構及功能

(1)系統(tǒng)結構

CRH5轉向架的零部件數量多,結構也比較復雜,根據其結構特點和功能,系統(tǒng)由7個模塊組成:總體概述、構架組成、制動系統(tǒng)、輪對組成、一系懸掛、二系懸掛、總體裝配。除了總體概述模塊,其余6個模塊還分別包括結構介紹和裝配演示子模塊。

(2)系統(tǒng)功能

系統(tǒng)采用虛擬現實、多媒體和仿真技術,提供以文本、圖形和圖像等多媒體方式表達的轉向架技術信息、結構特點和組成;提供的人機交互方式,使用戶通過仿真動畫演示,瀏覽轉向架各大部件和總體的裝配過程,快速查詢轉向架的相關信息。

1 2 3 4 > 
仿真

一周熱門